一、為何工廠清潔是「營運風險管理」的一部分
1) 影響品質、效率與法規符合的三重面向
在製造與倉儲場域,工廠清潔不是額外成本,而是良率、工安與稽核的共同支點。地面粉塵會飄移至產線;油垢讓設備散熱差、耗能升;潮溼與生物膜讓微生物指標升高,影響食品與生技產業的合規;通道雜亂更會拉高意外風險。把清潔納入風險矩陣,讓每一次打掃都能「可被驗證、可被追蹤」,才是現代工廠的正解。
2) 風險導向 ≠ 一刀切:分區分級才是效率關鍵
同一工廠內部,產線、倉庫、無塵室、辦公區的風險權重不同。無塵室清潔需以粒子與微生物指標為核心,倉庫清潔重點在揚塵、動線與棧板衛生,廠房清潔則需兼顧油汙與排水。把各區風險評分(高/中/低)後,對應不同的頻率、劑材與 PPE,讓資源放在最需要的地方,既能控風險又能控成本。
3) 一體化服務讓界面清楚、責任可追
當工廠遇見季節性議題(梅雨、登革熱、沙塵、颱風積水)或稽核前大清潔,若僅靠零散外包,常見責任邊界不清、回報格式各自為政。詠豐以駐點團隊串接設備清潔、垃圾處理、環境消毒、外牆清洗、水塔清洗與病媒防治,單一窗口負責,回報模板一致,從而減少溝通成本與盲點區。
重點提示:把清潔策略寫進貴公司的 EHS(環安衛)制度,訂定 KPI 與抽驗頻率,讓「清潔」真正成為「風險控制」。
二、分區分級的清潔策略:廠房、倉庫、無塵室、辦公與公共區
1) 廠房清潔:油汙、粉塵與排水的三角平衡
廠房清潔要先理解材質:環氧地坪、耐油防滑磚、鍍鋅溝蓋、鋁製護欄,各有清洗限制。建議高峰時段採「快保巡軌」,用濕拖/塵推與局部去油;低峰或停線時段進行「深洗」,搭配低泡去油、熱水高壓與集塵吸污,同步檢查排水坡度與水封,避免異味回灌。牽涉電氣設備區請以乾式清潔與防爆型機具為主。
2) 倉庫清潔:防揚塵、防鼠蟑與動線安全
倉庫清潔的關鍵是棧板與貨道。採「上到下、內到外」的順序:先拋光地面瑕疵與補裂、再做高處除塵(燈具、樑、噴淋管)、最後以洗地機深洗地面;病媒防治則以堵洞與誘餌站/膠站佈署為主,搭配垃圾處理與回收動線優化,讓廢棄物不留夜、不殘渣。
3) 無塵室清潔:粒子、微生物、風速與壓差的整合思維
無塵室清潔不是把一般清潔「加強」就好,而是以標準化工具(無塵拖布、低脫落擦拭布)、分色分區管理與單向動線,配合同步監測粒子數與 ATP/微生物抽測;表面消毒需符合材質兼容性,避免腐蝕與殘留。每次進出更衣區、緩衝區都要有清潔簽到,並將高觸點(門把、按鍵、工治具)納入清單。
4) 辦公與公共區:氣味管理與來訪動線
接待區、會議室與茶水間是品牌體驗的第一現場。鏡面手印、玻璃水痕、洗手間異味與地面濕滑是四大常見扣分點。建議在尖峰(上午 8–10 點、下午 4–6 點)安排快保,確保門把與按鍵每 30 分鐘擦拭一次、耗材不缺、地面乾燥時間 < 3 分鐘。
三、服務矩陣:設備清潔、垃圾處理、環境消毒、外牆/水塔清洗、病媒防治
詠豐提供的工廠/廠房/倉庫與無塵室周邊整合服務如下表,可依風險等級與年度檢修期彈性排程。
| 服務項目 | 核心目的 | 常用技術/機具 | 驗收指標 | 週期建議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設備清潔 | 去油/散熱改善、減少粉塵落入製程 | 低泡去油、蒸汽/熱水、高效集塵、乾式隔離 | 溫升降低、粉塵殘留下降、無化學殘漬 | 月~季;停線/加班檔期可集中 |
| 垃圾處理 | 動線優化、減少異味與病媒風險 | 清運與分類、酵素除臭、容器清洗 | 回收正確率≥95%、異味投訴 0 | 日常;旺季加密 |
| 環境消毒 | 降低高觸點與公共區域病原風險 | 接觸面擦拭、ULV 冷噴、復場時間告知 | ATP 改善率、接觸時間達標 | 週~月;事件後 24 小時內加強 |
| 外牆清洗 | 恢復美觀、降低黴苔與空污附著 | 繩索/吊籠、純水系統、低泡藥劑、鍍膜 | 無水痕/刷痕、鋁料不白化 | 1–2 年;高污染面半年局部 |
| 水塔清洗 | 確保供水安全、消除沉積與藻類 | 排空、吸泥、壓力沖洗、食品級消毒、取樣 | 濁度/菌落達標、內壁無黏膜 | 6–12 個月;豪雨後加檢 |
| 病媒防治 | 降低鼠/蟑/蚊孳生與污染風險 | 堵洞整線、誘餌站/膠站、源頭孳清、輪替用藥 | 採食率下降、監測指數下降 | 月巡檢;流行季加密 |
合規提醒:高空/密閉空間作業需證照與雙人制;病媒/消毒藥劑提供 SDS 與危害告知;所有報表與照片回報建議月彙整備查。
四、SOP 與驗收:頻率、方法、KPI 與照片回報
以下示範把頻率×方法×KPI×安全告示放在同一張表,便於招標與驗收;實際內容將依您場域客製。
| 區域 | 頻率/時段 | 方法 | KPI 指標 | 安全/告示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產線周邊地坪 | 快保:高峰每 60 分;深洗:停線 | 塵推+濕拖、低泡去油、洗地機 | 地面乾燥 < 3 分;油汙殘留 0 | 濕滑牌即時放置;電氣區乾式作業 |
| 倉庫高處 | 每月一次;旺季加密 | 高處除塵、樑/燈具/噴淋管清潔 | 落塵量下降 ≥ 70% | 高處兩人制;區域封鎖與導引 |
| 無塵室 | 每日;週深度 | 無塵拖布、分色布、單向動線、ATP 抽測 | 粒子/ATP 達標;工具不交叉 | PPE/更衣紀錄;化學品相容性確認 |
| 辦公/公共區 | 尖峰快保;日巡與夜間深洗 | 鏡面/按鍵 30 分清拭、排水孔除臭、水垢去除 | 指紋殘留 < 5%;異味等級 < 2/5 | 分區封鎖;化學品 SDS 可查 |
| 垃圾/回收動線 | 每日 2–3 次 | 分類清運、容器清洗、酵素除臭 | 回收正確率 ≥ 95%;異味 0 客訴 | 防誤食/誤觸標示;搬運防護 |
驗收建議:導入「照片回報 + KPI 月報 + 隨機抽查」三合一制度,抽查以紅/黃/綠分級:紅(立即改善)、黃(七日內)、綠(維持)。
五、從現勘到驗收的 6 步流程圖
現勘與風險盤點
分區編碼、材質盤點、風險評分(高/中/低);辨識高空/密閉/交叉感染點。
SOP 與班表設計
高峰快保/日巡/低峰深洗分時段;工具分色、單向動線、PPE 與告示位置。
教育訓練與試運轉
人員上崗前教育、危害告知、照片回報演練;一週試運轉微調。
正式執行與回報
依表執行、每日照片回報、每週 KPI 匯整;異常即時通報。
月度檢討與季節調整
對照客訴/抽查、活動檔期與季節風險(梅雨/登革熱/沙塵)動態調整。
稽核與再改善
EHS 稽核/客戶稽核前檢查清單、差異化改善、次年預算與週期化規劃。
所有流程以「可追溯」為原則:表單、照片、KPI 與 SDS/保險證明皆可稽核。
六、案例與成本思維:電子、食品、物流場域的差異化做法
電子產線:無塵室清潔與點檢記錄
在電子業,粒子控制與靜電風險是核心。做法:人員兩階更衣與工具分倉分色;高觸點(門把、按鍵、工治具)列管;每班結束匯出粒子與 ATP 抽測;化學品相容性清單避免腐蝕。成本上,以「分級區域×頻率」制定人力,將深洗集中於停線時段。
食品/生技:微生物與交叉污染
重點在濕區排水、水封與生物膜。做法:排水口與地溝每週除垢與熱水沖洗;接觸面依標準接觸時間消毒;垃圾處理與回收動線避免回流。以「事件處置 + 例行抽測」組合控制風險,合理配置消毒頻率,避免過度用藥。
物流中心:高處落塵與揚塵控制
大量進出與叉車揚塵造成高處落塵。做法:月度高處除塵 + 夜間洗地機深洗;病媒防治以堵洞與誘餌站監測為主;棧板區加強油污去除與除臭。成本指標以「每坪/每班」估算,旺季以機動編制支援。
簡易預算法:以「分區×風險系數×頻率×面積」估人力與機具,再加專案(外牆/水塔/病媒/消毒)週期費用;年度簽約可分期平滑支出。
七、常見問題(可折疊)
Q1:如何確認駐點團隊真的依表執行?
Q2:無塵室清潔與一般清潔最大的差別?
Q3:外牆清洗與水塔清洗的工安如何把關?
Q4:病媒防治會不會影響員工或寵物?
Q5:如何控制整體成本卻不犧牲品質?
八、為什麼詠豐是清潔公司推薦、駐點清潔公司推薦
一體化能力|駐點 × 設備 × 外牆 × 水塔 × 病媒 × 消毒
同一套分區編碼、SOP 與回報系統貫穿日常與專案,單一窗口溝通,界面清楚、責任可追溯,減少盲點區與等待成本。
合規安全|證照齊備、文件完整
高空/密閉/化學品/人因工程訓練完善;提供保險證明、SDS、照片回報、KPI 月報,協助客戶快速通過內外部稽核。
效率透明|KPI 驅動與季節策略
以鏡面指紋、異味、乾燥時間、落塵、ATP/粒子等可量化指標驗收;依季節與活動檔期前置布署,避免臨時手忙腳亂。
好溝通|方案客製、回應快速
提供多方案比較(頻率/人力/機具/成本),緊急事件 10 分鐘內回覆、提出復原路線,讓營運不中斷、品牌不扣分。
需要工廠到無塵室的一體化清潔方案嗎?
把您的場域坪數、產線/倉庫/無塵室分布、痛點與預算大致告訴我們。詠豐環保有限公司將以風險導向、SOP 與 KPI 驅動,設計可被驗收、可被追溯、可長期維運的清潔方案,並整合外牆、水塔、病媒與環境消毒的年度排程。
